加上这个Meta属性,保护隐私!
日常生产生活中,很多人看HTTP标头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这样的字段:
1Referer: https://example.com/example
这个Referer字段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这是一个HTTP协议设计的“历史遗留问题”。因为当时开发的程序员可能是熬夜了,眼睛昏花,敲错了字,把原来的Referrer,也就是“来源”,敲成了Referer。后来有关方面曾经尝试过修复,并推出了新的标头,毕竟HTTP协议这种东西作为现代互联网基石最好严谨些。但无奈这个标头已经广泛推送给了大多数客户端和服务端,所以修改进程遇到很大的阻力,最后宣布失败,新标头被弃用并移除。
Refer(r)er 的危害懂英语的人可能看懂了本文封面的那行代码:即禁用浏览器向HTML引用的资源服务器发送Referrer. 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实现隐私保护。
现在假设有一个A网站,没有设置这行代码,而A网站中嵌入来自B网站的某个css文件。浏览器照常工作,把标头发送给B网站的服务器。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B网站是一个对隐私极其不友好的网站,它把所有请求Referrer全部记录下来。因为B网站上的所有页面都引用了这个CSS。所以可 ...
Sonnet: Political Greatness
《十四行诗:政治的伟大》(即Sonnet: Political Greatness)的译本:
幸福、尊贵、名誉,皆非所求,和平、力量、文武,不能永久;被暴政驯服的牧群,无法逍遥,就连诗歌也不再,跳跃心头。历史只是倒影,时光不能倒流,艺术掩藏真容,声势虚张成气候。被盲目驯服的人群,化进金秋,扶风向上,用那玷污的手。强制力或捆绑,刺向苍穹的血肉。人欲为人,需弃国度的腐臭:征服之意志,谁愿来伺候?高耸的王座,默默地拾收,这次被驯服的是混乱和丑陋,淤泥满江,当作不倚之舟。
Original Version
Nor happiness, nor majesty, nor fame,Nor peace, nor strength, nor skill in arms or arts,Shepherd those herds whom tyranny makes tame;Verse echoes not one beating of their hearts,History is but the shadow of their shame,Art veils her glass, or from ...
关于Public Suffix List,你所要知道的一切
Public Suffix List or PSL,这一专有名词常常出现在各大信息提供者与个人博客上。很多个人博客(包括本博客)在交换友链的时候都指出,域名必须是被PSL收录的后缀。但很多人可能对此有疑惑,为什么要维护这样一份列表,来记录这些Public Suffix呢?更有人会疑问,为什么 .gitee.io这样的域名会选择拒绝加入PSL,或者说,成为一个Public Suffix又意味着什么呢?让我们来从PSL入手,浅看一下当今互联网,在域名层保护隐私、提升用户体验的方式吧。
一、什么是、为什么、如何是Public SuffixPublic Suffix的官方定义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(或曾可以)注册的域名之域名后缀。这个定义十分有趣,它实际上指出了浏览器或者其他WEB客户端,是怎么判断“域名”这一概念的构成的。
我们在互联网上能看到很多“免费二级域名解析”服务,它们往往很有用,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取得公开提供的域名,而不是发一串长而难记忆的IP地址。但这些二级域名解析当中的大部分的所谓“一级域名”都是没有被收录进PSL的,可以理解为它们并没有被认定为是Public Suffix。由此可 ...
数据后室-The Backrooms Fandom中英两站页面数量变迁估测
本站不是The Backrooms的附属/官方网站,本统计只是娱乐目的,请您知晓。
数据收集数据样本是从Internet Archive的Wayback Machine留存的页面中收集而来的。可信度高,连续性较强。通过对数据的归纳汇总估算了每个月月末的页面数量,可能会有所偏差。且本次数据收集排除了极端异常量(Fandom Backrooms CN删文退站高峰期的数据并没有被Internet Archive记录下来),导致在短时极端事件期间的数据未有明确体现。
数据分析调查是重要的了解事物发展的方式。通过本次参考性的抽样调查,可以看出中英后室两站的发展具有以下共同特点:
大部分情况下上升:比上月页面数量多的月份占大多数
少部分情况下上升放缓,或有所下降,和内部纠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
但是还有一些更加具体化的内容,针对不同分站的特点而言。
对于中文分站,明显的现象是季节性较强,可以看到暑假月份(89)和寒假月份(12)的增长量明显高于学期月份的增长量,这可以侧面体现出在FBC撰文的用户的年龄分布侧重,同时也具备了地域特色的数据特点。尽管有意外极端数据发生的历史,但中文分站 ...
十张惊艳的AI生成图片,还有闲话一则
Stable Diffusion技术,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飞跃。现在的Stable Diffusion,已经不再是当时不听话的NovelAI的同义词,而是一个更先进、更个性、更创造、更符合信息熵理论的计算机科学成果了。
[scode type=”iblue”]本文包含很多图片。请注意流量消耗。且这些图片存储在Kamiya网络,而不是荷李网络[/scode]
风景画很多人以为SD最擅长的是画人物,其实不然。SD的伟大在于它详略得当,可以做到以假乱真,让读者认为构图“好像没什么问题”,但是这也就意味着里边的问题多了去了。而人体绘画,由于我们每个人从早到晚都能看见人类,所以非常熟悉,如果有什么错误很难逃过眼睛。什么多了一根或少了一根手指了之类。而风景,尤其奇美的风景,除非是专业的旅游爱好者都很难看出破绽。这个时候SD的惊艳才完全体现。毕竟SD从模糊一步步降噪到清晰的原理,也决定了宏大绘画是它更擅长的。
Kamiya.dev是一个专业的、经济的、高可用性的Stable Diffusion以及ChatGPT和GPTZero服务提供商。作为同行业较领先的实体,其提供了多式多样的SD ...
动态还是静态:个人博客的下一步
最近看到好多的个人博客都是静态站,搞到最后交互性和观感比动态博客要好上好多。我也想有样学样,把博客打理的颜值高一点,结果昨天放了个加载动画,就收到反馈,一看是加载动画不能隐藏,导致显示一直在加载中,这下尴尬了。
接到反馈的时候是早上六点多,刚从床上爬起来,衣服都来不及穿赶紧打开电脑。用caniuse.com一看,好家伙,原来readystate这个API一堆的浏览器的支持状态是未知。看来用得还是太莽撞了,真的惹成祸了。只好开始亡羊补牢,把加载动画的代码删了。
现在我又开始胡思乱想了。最近无论是通过开往还是通过十年之约-虫洞访问到的个人博客里,大多数都是静态博客。这些博客在本地渲染好静态文件之后,部署到静态网站服务商,以此实现无需服务端算力,同时节约了经费。我又看看那些为数不多的动态博客,也不是像本站这样用PHP实现,要么用Node.js,要么用其他的自设计或者广泛运用的独立博客程序。
所以是作出取舍的时候吗?本站是否应该抛弃PHP模式,跳脱出去,走向“更光明的、静态的未来”去?我花了足足五分钟来认真考量这个问题。为此,我还列出了两种模式各自的优点和缺点,供大家参考。
静态博客的优点
...
网络是一门个性飞扬的艺术
网络是一门个性飞扬的艺术,这种说法不无道理。且我可以粗暴地以为,这能够很好的体现网络上的矛盾与合作的艺术性。
[scode type=”yellow”]仅代表个人观点,欢迎批评讨论[/scode]
个性飞扬,就说明网络的成员是不同的。我以为,网络的成员可以简单的分为三类,一类是“父辈”(这些双引号表示“辈分”其实是相对于互联网诞生时间而言),一类是“兄辈”,一类是“同龄人”。无论在公众平台还是独立平台上,这三类人的总得个性就大不相同,在后者上体现的更为彻底,且这三类人各自内部又可无限细分。
第一类的“父辈”,听起来就是年龄大,实则是网龄大,至于网龄为什么大,则可能是因为年龄大,也可能是因为接触得早、家庭条件、工作内容等等。这类“父辈”要么就是互联网的“专业用户”,要么甚至就是第一批建设互联网的先锋。可想而知,他们的生活条件基本属于上上等,经济较为独立,个性也因此会比较沉稳。
“父辈”们的共同点,也就是沉稳,大多数都像艺术中的古典派那样。如果他们先是接触的那些中心化的大型社交平台,则他们可能就会偏安于此,甚至他们可能不会在网络上进行公开社交。这可能就是所谓的“现充”状 ...
因中考中断更新通知&2023年5月夏荷网站统计报告
2023年的5月是夏荷博客辉煌的一月。
根据Cloudflare的统计,在2023/4/21到2023/5/21期间,仅李荷林首页和夏荷博客导航这两个通过Cloudflare代理的页面,其独立访客数量达到3.5k(~3500独立访客),总请求数量达到41.44k,总服务的内容大小达到510MB,其中105MB命中缓存。本站数据持续向好(前提是没有无聊的人刷流量)
然而,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,况且我并没说要散这场筵席。由于我在市特长生考试中失利,接下来将不得不进入中考准备程序。我多次思考,慎重考虑是否要暂停夏荷博客的更新。但很遗憾,鉴于现阶段精力的限制,夏荷博客将不得不进入缓更乃至停更时期。
请放心,尤其是对于开往和十年之约的相关工作朋友们,这项暂停只是因为个人的学业因素。无论如何,本博客的更新都会在2023/6/19 GMT+8 20:00恢复到正常频率(两天一篇原创,在两天之间也可能会出现转载)。相信您能够理解我的困境,并给予夏荷博客中断的宽恕。
自今日起夏荷博客的更新状态正式进入“暂停中(Paused)”,并将在2023& ...
更加GPT的“一言”接口:HitokotoGPT
HitokotoGPT 是我一时兴起做的一个简单小脚本,用来提供一个基于 ChatGPT 的 “一言” 接口。
这个原版所谓的 “一言” 接口是一个项目,它在每一次请求 API 时都会返回一句话,用来装点网站的文艺风范。而 HitokotoGPT 则更进一步,它使用 ChatGPT 来动态生成这句话,使得网站上的文学装点也显得更加新颖。
HitokotoGPT 建立在 ChatGPT 上,是一个简单部署的 Python 程序。通过这一程序,你将可以简单地获取由 ChatGPT 生成的 “名言警句”。你可以自己部署这一程序,也可以使用公开的接口。本项目自带的公开接口仅供测试用,不对其稳定性负责。
部署指南满足系统需求本项目非常轻量,一般能够运行 python 的机器都能顺利运行本程序。但您需要确定运行本程序的机器可以访问 OpenAI 的 API 接口。
本项目依赖 uvicorn 和 fastapi 等库运行。所以,请在 CLI 中执行这一条命令,自动化地安装所需的全部依赖
1pip install -r requirements.txt
这个安装过程将很快结束。完成后请检查防火墙的 ...
展望未来:2035年的互联网模样
是时候看看,2035 年,或者说是二十一世纪中前期的互联网,应该会发展到什么模样了!
一、一个更加节能的、可持续的网络到 2035 年,世界互联网的碳排放量将大幅度减小,且极有可能在这之前就已经实现了碳达峰,并积极地向碳中和发展。这样说并非没有道理。
要造成一个更加低碳的网络,其一是倚赖低技术、低能耗的独立网站数量激增,并逐步取代中心化的大型网络平台。前者数量的激增,将和互联网风气变得更加崇尚技术、更加开放有关,而后者数量的锐减,则和网络去中心化运动密切相关。但总地来说,因为中心化的大型网络平台,如某些社交网络衰落直至消失,2035 年的互联网之碳排放将有效降低。这并不难理解。某些大型的社交网络,为了牟取利益,必须保持 “长期高性能” 在线,而这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是非常严重的。一个大型的数据中心所消耗的能量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几千倍,而前者的大部分能量,都是在网络低峰期毫无意义地被浪费掉了。在 2035 年,由于网络风气更加开放,以及 IPv6 的大力普及,每个人都将有权使用它们的接入网络搭建自己的网站,而且,因为这些网站是个人的、非盈利性的,它们并不需要处理极其大的流量,也不需要保持 “ ...